脚步为尺探寻养老良方 协商建言共绘六合“颐”景 ——区政协召开五届四十四次主席会议
作者:
发布时间 :
2025-08-31 发布单位 : 六合区政协
点击数:222次
面对日益加深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如何系统构建更完善的养老服务网络,已成为关乎城市温度与发展质量的重要议题。近日,区政协以“我区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助力建设全龄友好社会”为主题开展民主监督,旨在充分发挥政协优势,汇聚多方力量,为我区养老服务把脉开方,为推进全龄友好社会建设凝聚共识与力量。
脚步丈量察实情对标学习拓思路
自开题以来,区政协委员联络和教卫文体委员会为提升建言精准度和实效性,展开了一场场深入细致的调研。深入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银发助餐点、老年日间照料站等一线场所,实地察看设施环境、运营管理和服务供给情况,询问老人的亲身感受及切身需求,听取服务管理人员意见建议。在摸清家底的同时,调研组还赴淮安金湖县、扬州江都区、常州新北区,实地考察学习外地在优化养老设施网络建设、构建全龄友好社会等方面的创新理念与优秀举措。一场场走访、一次次座谈,为精准建言积累了丰富的一手资料和实践参考。
汇聚众智商良策畅所欲言谋实招
8月28日上午,区政协召开五届四十四次主席会议,围绕该议题开展专题协商。区政协主席孙宇瑾主持会议,区政府分管副区长朱晓伟,区政协副主席王谷权、赵久峰、邵辉、沈茜、张弛,秘书长潘永奇参加会议。
会上,区民政局通报了我区养老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并指出下一步将从优化设施布局网络、增强服务供给能力、突破发展瓶颈制约等方面开展工作。区政协委联委详细汇报了调研情况,针对发现的堵点难点问题,提出了精准优化资源配置、全面加强质效管理、系统强化人才支撑等一系列对策建议。
区政协委员张海波从农村养老机构运营者的视角,呼吁优化面向农村的人才补贴和电价优惠政策,完善保险机制,切实降低运营成本与风险。区政协委员陶云华结合基层医务工作经历,建议强化家庭医生与养老站点合作,突破上门医疗服务制度瓶颈,让医疗资源真正下沉到养老场景中。
高位推动明路径 同心协力谱新篇
朱晓伟深刻分析了我区人口老龄化面临的严峻形势和银发经济带来的巨大机遇,强调下一步要从三个方面持续发力。把握银发经济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谋划,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后蓄力量,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强养老服务补短板固底板的力度,在医养康养深度融合上求突破,推动资源无缝对接。在长期照护保障体系上探新路,探索建立可持续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农村养老服务上再加力,持续优化乡村养老设施布局。增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合力,民政部门牵头协调,加强与各相关部门沟通会商,形成部门协调通畅顺达、基层落地扎实有效的工作格局。
孙宇瑾指出,养老服务是事关千家万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要提高站位深化认识,切实增强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与紧迫感,将养老这项民生工程办好、办实、办出成效,系统谋划、扎实推进;要聚焦关键精准发力,着力整合资源、明确各类设施功能定位,大力发展智慧养老、医养结合等新业态,聚焦失能、空巢等重点群体创新服务模式。要整合力量久久为功,进一步厘清部门职责,健全联动机制,创新社会力量参与方式,并大力营造敬老孝亲社会风尚。区政协也将持续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组织委员深入调研、建言献策,凝聚各方力量共同绘就“老有颐养”的六合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