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袍四面环水,是一座因水而得名的城镇,龙袍名称得来有个典故,乾隆下江南时,经长江、路过此地因天气炎热而脱下“龙袍”的地方,后得名龙袍。
龙袍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处长三角地区,自古以来经济发达,人民富庶,素有鱼米之乡称号,龙袍境内河道纵横地势平坦,60年代通过政府一些富有远见的规划,区域内河道横平竖直、居民点分布均匀、排列有序,此得天独厚的自然规划环境在全国也不多见,身在龙袍总能给人感觉,烟波浩渺、沃野千里,她又有江南的秀美,小桥、流水、人家、炊烟袅袅,我时常梦见家乡水墨点染的江南画卷。
2020年龙袍新城启动拆迁建设,对龙袍发展来说是难得的良机,一座现代化的滨江新城运运而生,如果能通过龙袍新城的建设,让龙袍新老城市有机结合,相得益彰,那对龙袍来说是何等的幸事,在此我提几点想法,也是我儿时的愿景。
1、规划保护好现有河道沟渠,定期专人对河道沟渠进行清理维护。
2、通过水利建设对河道、沟渠进行部分改造、修复,加大绿化改造,增加河道水生植物。
3、定期对水质监测,通过长江滁河泵站对龙袍水质进行调节。
4、通过美丽乡村建设、龙袍新城建设,整合污水管网,改造自来水管网、道路拓宽、绿化提档升级、垃圾收集分类等提高人居环境。
5、因龙袍新城的征迁建设,导致了老百姓不管是规划范围内的,还是规划范围外的大量无序搭建,严重影响居住环境并留下安全隐患,也为后期城市建设改造带来难度,所以政府要正面宣传引导、加强监督管理。
6、做好前期规划,科学鼓励、补助、支持人们对自住房屋的新建改造,政府对房屋外观、面积、院落、抗震给予规划设计,政府对房屋新建改造要有严格的要求。
7、龙袍现有人口约3万多人1万余户,政府可以通过每户新建、改造房屋给予20-30万的建房补贴,鼓励区域内住户新建、改造房屋(按照1万户每户补贴30万计算,这项费用大概30亿),整个建设改造周期大概5~10年,每年投入资金量大概4个亿左右,这些投入可以争取省市一些支持,也可以通过新基建模式融资发展,再者可以通过基建施工单位和纳税挂钩弥补部分,假以时日,建成后所创造的潜在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不可低估。
8、对一些零散居住点进行拆迁(龙袍零散居点相对较少,拆迁规模很小),退居还田,让现有农田大面积连片,然后合理规划现代观光农业,做大、做强旅游业。
通过龙袍新城的开发建设一边是高楼林立、华灯璀璨的现代化新城,一边是小桥流水、水网纵横的田园风光,发挥龙袍不可复制的自然条件,把龙袍建设成全国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江新城,成为人人向往的地方。